據悉,阿里巴巴近日就要推出“信任付”功能!
“信任付”是什么鬼?
很簡單的說,就是阿里巴巴把自己徹底變成了商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用擔保中介,客戶一旦使用“信任付”功能,就可以延遲付款(最長55天),解決買家下單手頭資金不足的問題,為買家增加資金周轉時間。
該功能上線能否受到消費者、商戶青睞或未可知,但是功能實質上看,阿里巴巴從網商到信用擔保中介角色的轉變或改變整個支付格局!

阿里巴巴成信用量化第一家,信用變“Money”再不是空想!
時至今日,全面征信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貸款是否存在拒交、信用卡是否拖欠、電信費用是否拖交這些都成為了征信的一個方面。那么信用究竟能用來做什么呢?印象里似乎除卻用以給貸款評級就再無他用。
阿里巴巴貌似就是在這地方“撿了個漏”,大幅轉變了其在支付領域的發展思路,全網首次推出了“信任付”支付方式,成為了“信用”變成“Money”的吃螃蟹的第一人!
小編對于“信任付”的功能進行了深刻的研究,主要總結出來以下兩個特點:
1“信任付”可以讓你“身無分文”在淘寶、天貓上購物。
通過網商銀行擔保,買家可以延期付款,所以你即便身無分文也可以購物,55天的長期限足足可以讓你用后面的兩個月工資來支付你前面買的東西了,一舉雙得。
2“信任付”暫時零利息,對于消費者比較有利。
購物用信用卡來付,基本是相當于向銀行借錢來買東西,要向信用卡支付利息,使用“信任付”相當于阿里作擔保今天花的是自己未來的錢,銀行只是中介而已,零利息讓人感覺還是非常不錯!
(說到這里,突然有種利用銀行的得意感……)

阿里巴巴“信任付”線上門扉已開,線下再開必然大幅改變支付格局
阿里的支付新利器能否改變整個支付格局,還得從BAT三家大佬的整體實力來看才行!
可以先看前一段時間爭議頗多的微信。微信支付兼具支付、理財、轉賬三重功能,支付和理財其實和其他產品大同小異,但是轉賬時間基本是延遲到第二天的24點,時效性差一些。目前微信轉賬已經開始征收0.1%的手續費了,在當前各個銀行都轉賬免費的時候可以說是飽受詬病。
然后我們再看下百度錢包,百度錢包的功能主要是支付、轉賬和服務,在理財方面的屬性并不是很明顯。但是因為百度糯米的存在,其在服務費用支付方面的功能還是十分強大的,如果你要使用百度糯米進行團購,或者購買購物券,幾乎可以說是只能通過百度錢包來進行支付,別無他法。
最后我們看下支付寶。支付寶的功能兼具了微信和百度錢包的雙重功能。可以進行支付、轉賬、購買理財,也可以用來支付團購服務譬如大眾點評、貓眼等等,還可以用來支付一些外賣譬如餓了么,基本上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余額寶和招財寶這種儲蓄式賺收益的功能在這BAT三位大佬中也只有支付寶才有了,微信和百度錢包都沒有類似功能。

從2015年開始,支付寶相繼推出“花唄”和“借唄”兩種功能:“花唄”直接面向天貓、淘寶購物,有點像是阿里巴巴的信用卡,可以為你一解燃眉之急,然后分期還款就可以了;“借唄”直接是可以向支付寶申請借款,有銀行消費貸款的功能,但是在審核上更為方便便捷,三分鐘就可以到賬。當然無論是“花唄”和“借 唄”都是以支付寶內的信用評價為基礎,消費習慣、賬務流水、余額多少,甚至還有金融朋友圈,都是評價的因素。設計上可以說是非常的完善與親民,讓信任兩個字更加具象化了。
此次推出“信任付”更是一改以往“學銀行”的思路,實現了完全的創新,把自己放置于消費者和商戶之外,徹底當起了信用中介,而且還是“零費用”。目前阿里巴巴是在天貓、淘寶上購物可以采用“信任付”,相信再過不久,在線下也會推行“信任付”。
說到這里,那么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在日常購物的時候,如果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在今天花未來兩個月的錢,而且可以不用任何手續費,不光光是可以一解燃眉之急的問題了,而是強烈呼喚起了人們購物的欲望!讓所有人在遇到自己想購買的產品、服務的時候可以毫不猶豫的買下,商戶的銷售額必然將會蹭蹭的上升,跟平時所不同的就是可能兩個月之后才能拿到這筆錢。但是這中間有阿里巴巴這個擔保人,所以估計商戶對等待兩個月也不會介意!
從這里看,“信任付”在消費者、商戶之間風靡幾乎是毋庸置疑,所以幾乎可以確定的說,支付格局必然會因此而發生大幅改變!